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小說與人類學
The Novel and Anthropology 
開課學期
102-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系  
授課教師
黃應貴 
課號
Anth4019 
課程識別碼
105 4208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共403 
備註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4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22Anth4019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這門課將以各文化區代表性的小說為對象,來探討各文化區的社會文化特色。就目的而言,正如世界民族誌一樣,藉由各文化區代表性小說所構成的世界文學之閱讀與討論,期望能培養上課同學的世界觀,以面對並因應全球化時代的新需求。但不同於世界民族誌,文學創作相對於民族誌研究,受到外在政經環境直接的限制較少,故而有更多想像空間,文學作品所呈現的文化獨特性與精緻性,更因其不受人類學民族誌理論與知識的限制而更易凸顯。甚至文學因已能超越世界主流文學理論及主流語言文字的限制,而更能創造出新的文類,以便有效再現當地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文學也關心所有人類的共同問題及普遍人性,更容易突破文化藩籬的障礙,使特殊地方文化與人類整體文化發展趨勢得以結合。就此而言,在人類學民族誌中常遭遇的全人類與地方文化間的矛盾與衝突,在文學世界中反而輕易地被超越。事實上,小說家對於社會文化現象的新問題或新發展趨勢,往往比一般人更加敏感而走在時代的前端。這使他們不僅能夠反映社會現實,更能積極地尋求問題的可能解答、乃至於建構未來的理想國。這些能力與視野,往往有助於培養同學面對不可知未來的潛能。故這門課並不是從純文學的立場來看小說,而是從社會科學,特別是人類學的立場來看小說。

 

課程目標
為了讓同學能夠盡可能自己去讀小說本身,所選小說以有中譯本為主。然而,在人類學民族誌知識累積方面占據重要位置的大洋洲南島民族及北美印第安人的代表性小說,均因無中譯本而被迫放棄。另一方面,即使同一個文化區的代表性小說也往往不只一本,最後的書單是取決於老師主觀的選擇,這自然與老師的喜好與關懷有關。此外,有些地區刻意安排兩本分別來自殖民母國及被殖民國的作家(如非洲及印度),以便讓我們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有何不同的觀點。 
課程要求
本門課第一周以老師講述為主,而自第二周開始,由同學分成幾組輪流報告該周的讀本(打「*」者)。每次報告不得超過一個半小時,另有半個小時的討論,第三個小時則由老師作綜合講述。最後一周除了輪值小組必須準備外,其他所有上課同學都必須自行選擇一本自認可代表台灣文學的小說來參與討論。這門課沒有期中及期末考,但每個同學學期結束後必須繳交一本小說的讀書報告,而選擇的小說必須有別於上課書單,且屬於台灣及中國以外的世界文化區。學期報告佔學期總成績60%,上課表現成績則占4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大江健三郎
2008[1978] 《小說的方法》。
昆德拉(Milan Kundera)
2004[1986] 《小說的藝術》。
盧卡奇(Georg Lukacs)
1997[1965] 《小說理論》。
黃應貴
2008 《反景入深林: 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
Williams, Raymond
1977 Marxism and Literature.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1  1. 導論 
第2週
2/28  228和平紀念日放假 
第3週
3/07  2. 西歐國族文學的肇始。塞萬提斯《唐吉訶德》*;柄谷行人《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
 
第4週
3/14  3. 美國作為資本主義文化的象徵。費茲傑羅《大亨小傳》*。
 
第5週
3/21  4. 西潮下俄羅斯靈魂的省思。杜思妥也夫斯基《卡拉瑪助夫兄弟們》*;杜思妥也夫斯基《罪與罰》;屠格涅夫《父與子》。
 
第6週
3/28  5. 殖民主義下的黑暗非洲。康拉德《黑暗之心》*;
Achebe, Chinua (1958) Things Fall Apart、(196?) No Longer at Ease、(1964) Arrow of God、(1966) A Man of the People。
 
第7週
4/04  溫書假
 
第8週
4/11  6. 後殖民、後種族隔離下的非洲。柯慈《屈辱》*。 
第9週
4/18  7. 殖民主義下的幽黯印度。福斯特《印度之旅》*;奈波爾(V.S.Naipaul)《幽黯國度》;奈波爾《印度:受傷的文明》;奈波爾《印度:百萬叛變的今天》。 
第10週
4/25  8. 當代印度的新史詩。阿南達蒂•洛依《微物之神》*。 
第11週
5/02  9. 拉丁美洲的魔幻寫實文學。馬奎斯《百年孤寂》*。 
第12週
5/09  10. 新興大陸(澳洲)的新面貌。懷特《風暴眼》*。  
第13週
5/16  11. 東歐的後現代文學。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第14週
5/23  12. 跨越歐亞、繼承鄂圖曼帝國所呈現色彩繽紛的伊斯蘭世界。奧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做紅》*;奧罕帕慕克《黑色之書》;奈波爾《在信徒的國度》。 
第15週
5/30  13. 現實與虛幻、原始與文明、理性與感官間的當代世界。勒•克來喬《沙漠》*。 
第16週
6/06  14. 東亞古文明下的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擇一*;薩孟武、1967《水滸傳與中國社會》、1969《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1977 《紅樓夢與中國就家庭》。 
第17週
6/13  15. 日本當代小說中的新時代。大江健三郎《燃燒的綠樹》*;村上龍《希望之國》;角田光代《樹屋》;吉本芭娜娜《廚房》 
第18週
6/20  16. 台灣的文學傳統? 由所有選課同學自選代表台灣文學的小說參與討論。繳交學期報告。